?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出發,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任務,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決定性進展。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也是各民主黨派同心奮斗的政治追求。民進廣東省委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民進中央和中共廣東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委統戰部的關心支持下,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從政治、全局、戰略高度看待和重視脫貧攻堅問題,深刻認識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意義,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部署,用心用情用力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充分展現了參政黨的政治擔當和社會擔當。
一、聚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持續幫扶河源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區域協調發展,大力實施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戰略。為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決定》,按照省委統戰部統一部署,民進廣東省委會自2014年開始兩次與中共河源市委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持續對河源市進行對口幫扶。
(一)提高政治站位,舉全會之力助力幫扶
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戰略,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高瞻遠矚重大部署。省委會高度重視,將助力河源作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聚思想共識的具體行動,制定《民進廣東省委會助力河源鄉村振興活動工作方案》,省委會領導班子成員多次帶隊前往河源調研了解情況,建立了以領導小組為核心,以工作小組為依托,以專家工作組、珠三角地方組織和河源基層委員會等省直基層組織為支撐點的工作機制,形成了領導重視、上下聯動、傾情投入的良好工作氛圍。省委會還先后選拔了兩批共5位機關干部和骨干會員到河源掛職鍛煉,通過充分發揮掛職干部的橋梁紐帶作用,助推幫扶工作在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拓展。
(二)建言河源發展,推動重大工作落實
近年來,省委會立足河源實際和中心工作,組織協調教育、文化、經濟、交通、生態環境等會內專家和平臺資源,在高鐵建設、生態補償、水權交易、教育強市、節水農業、農村集體產權改革、多元化產業發展等方面為河源建言謀策,形成7件提案提交省政協會議,4篇專題調研報告遞交河源市委市政府。其中關于水權分配的《建立東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加快粵北山區綠色發展》《進一步完善廣東省流域內水權初始分配制度》兩份提案受到主管部門高度重視,2015年在修訂全省各行政區用水總量控制指標時,在全省指標趨于減少的情況下,河源指標增加了0.5億立方米(由19.5億立米方增至20億立方米),表明主管部門充分認可上述提案,充分認可河源在水資源上的貢獻,支持其發揮稟賦優勢,走綠色發展的道路;關于贛深客專的《關于盡快開展京九鐵路客運專線規劃研究的建議》,經由民進中央提交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對京九鐵路客運專線的正式立項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該專線已經開工,按規劃將在河源市設四個站,為河源的經濟發展帶來極大利好。2019年,省委會與省環?;饡M成聯合調研組,對東源縣義合鎮下屯村開展對口幫扶調研,并依托廣東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形成《關于全面推動粵北山區綠色發展 打造產業多元化發展中心的提案》、《全面推動河源市綠色發展 打造產業多元化發展中心》、《關于鼓勵民間公益組織參與鄉村振興的建議》等3份參政議政成果,進一步為河源的發展出謀劃策。
(三)助力教育發展,促進河源教育上新水平
省委會充分發揮界別優勢,積極開展“助力河源教育改革發展”活動。一是以點帶面支教助學。自2018年開始,深圳市委會在龍川縣每年捐資15萬元幫扶100名貧困高中生完成三年學業。省委會還聯合廣東教育出版社、河源市教育局開展高考及高中教學培訓、中小學英語教育培訓、學前教育和公益活動四個方面的支教幫扶活動。二是開展教育培訓,提升當地基礎教育水平。自2017年,廣州市委會與河源市教育局聯合開展“百位名師結對培養”項目,組織廣東實驗中學等知名學校的教師與河源市中小學青年教師“一對一”結成“師徒”關系,通過跟崗學習、崗位診斷、名師送教、專題講座、網絡互動和指導等方式開展為期兩年的培訓與交流活動,累計培訓師生2000多人次,開展指導活動240多人次,據統計,參與結對的河源本地老師共承擔學校匯報課、公開課342節,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均大幅提升。省委會還邀請民進中央副主席、我國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等教育名家赴河源調研指導、舉行講座,受到河源教育部門及學校的熱烈歡迎。
(四)注重民生改善,探索助力精準扶貧
省委會發揮人才和資源優勢,結合當地需求,探索民生改善、精準扶貧新模式。招商引資方面,多次組織廣東民進企聯會成員到河源考察投資環境,參加項目介紹會。會員企業投資2500萬元建立了河源愛爾眼科醫院,并開展義診復明扶貧活動,收集疑似患者信息718份,篩查310人,免費為30位白內障患者手術;會員還在河源投資5000萬元建廠。農業發展方面,組織專家赴河源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調研指導,為當地企業和農戶增產增收提供技術支持。此外,還開展了情滿敬老院項目,受益群眾達2000人以上,深受當地百姓歡迎。
(五)以下屯村為幫扶重點,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
2019年,省委會選定下屯村對口幫扶,擬通過爭取財政資金、引入社會資本等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產業項目,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探索適合當地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經牽線搭橋,廣東省環境保護基金會和廣東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立項以下屯村為中心籌建生態環境教育基地。
二、響應民進中央號召,積極助力民進中央定點扶貧
(一)參與畢節新發展理念示范區建設
自民進中央“同心·彩虹行動”開展以來,民進廣東省委會積極響應民進中央的號召,發揮界別優勢,積極投身貴州省畢節示范區建設。一是開展教育幫扶。2010年,民進廣東省委與畢節市金沙縣禹謨鎮簽定了5年培訓計劃,先后在深圳東升學校和展華學校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了六期(8個班)培訓,共培訓禹謨鎮教師218人次;組織教育、醫衛專家兩次赴黔講學,培訓金沙縣教師500余人次,實現了禹謨鎮全部中小學教師培訓全覆蓋。在教師培訓的同時,還根據當地教育狀況進行針對性幫扶,設立獎學金,捐贈電腦、圖書等物資共計80余萬元。實施“同心·彩虹行動”教育幫扶以來,禹謨鎮中考從全縣第六名躍升至第一名,成效顯著,受到當地教育部門和群眾的熱烈歡迎。二是開展書香彩虹捐贈圖書公益活動。積極參與民進中央“書香彩虹”捐贈圖書公益活動,向金沙縣捐贈教輔圖書50222冊,各類藝術教學、優秀音樂作品及為留守兒童創作的歌曲光碟200多張,為助力金沙教育發展貢獻力量,彰顯了“立會為公、服務為本”的核心價值。三是開展農業、醫衛幫扶。經民進廣東省委牽線搭橋,廣東省英德市徐其修涼茶有限公司與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大水井金銀花協會達成收購協議;華南農業大學與貴州畢節地區行政公署簽署校地合作協議,并促成了家樂福超市與畢節的蔬菜生產與銷售合作,得到民進中央與學校的肯定與好評。省委會還組織邀請廣東醫療衛生專家到金沙講學,積極協調組織金沙醫衛人員到廣東醫療衛生機構跟班進修學習。疫情期間,省委會向金沙縣捐贈30000個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用于開學復課。
(二)助力安龍定點扶貧任務
民進廣東省委會對助力民進中央定點扶貧縣——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高度重視。魯修祿主委2019年兩次帶隊赴安龍調研,了解當地需求,加強項目對接和落實,并協調引入廣藥集團、粵電集團等會外資源,其中粵電集團天生橋水電站捐資100萬元助力壩盤村脫貧攻堅。省委會向當地學校捐助45萬元學習生活用品,并承辦民進中央“同心.彩虹行動”安龍縣基層干部產業扶貧考察培訓班;民進東莞市委會、惠州市委會以及清遠基層委員會還先后與民進黔西南州委會簽署了結對共建友好委員會協議,明確將從中醫藥產業、教育醫療等方面對安龍進行系列幫扶。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民進廣東省委會籌集35000只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和1000瓶消毒液運往安龍縣;“黔貨在京”助農直播,機關支部、省企聯會下單近4萬元,積極支持了消費扶貧,助力安龍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硬戰。
三、打造支教助學品牌,助力少數民族脫貧攻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若要真正解決貧困問題,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環。支教助學一直是廣東民進社會服務工作的重點。2004年,按照民進中央部署,廣東民進與廣西民進經過充分調研和論證,選擇在少數民族集中聚居縣廣西上思縣共同開展支教助學活動。十多年,通過設立各類助學獎、獎學金、助獎學金,舉辦“西部貧困地區教師培訓班”、“瑤族女子班”及一系列講座,共投入資金和物品500多萬元,培訓教師1000多人次,受惠學生1800多人次,上思縣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均得到了大幅提升,當地的教育投入也不斷增加。目前,上思縣瑤族聚居地的初中入學率已達到100%,已基本形成一個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較為完整的全覆蓋助學體系,全縣民族教育水平不斷攀升。兩廣民進上思支教助學項目既充分利用了民進的優勢和特點,又緊密結合了當地的需求和實際,有效推動了當地教育、民族、婦女、統戰工作,成為廣東民進社會服務的品牌。
四、聯合甘肅民進,助力革命老區脫貧攻堅
隴南是著名紅色革命老區,其中兩當縣的紅色革命文化積厚流廣。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全國兩會指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要飲水思源,決不能忘了老區、蘇區人民?!绷暱倳洉r刻牽掛老區的脫貧攻堅工作。民進廣東省委會與民進甘肅省委會在原有合作的基礎上,共同商定在革命老區隴南深化相關幫扶工作,為革命老區的脫貧攻堅工作提供助力。2016年,廣東、甘肅兩省民進企業家聯誼會共同簽署了《廣東-甘肅民進助力“一帶一路”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9年,民進廣東省委會又與民進甘肅省委會、隴南市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明確將從教育、醫療、文化旅游、經貿、就業等方面開展系列幫扶?,F已成功舉辦兩期教師培訓班,組織60余名當地教師赴廣東實驗中學和肇慶學院附屬中學開展一周跟崗學習,為老區一線教師開拓眼界、提升能力提供良好平臺;舉行助學活動,向當地兩所學校捐贈30萬元學習生活用品;會員企業還在當地投資5000萬元開展產業扶貧。疫情初期,在物資極度緊缺的情況下,省委會積極回應甘肅隴南市政府的求助,為隴南市籌集了13000個N95口罩,助力隴南抗疫。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氣攻城拔寨的決心。民進廣東省委會將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如既往地傾心傾情傾力做好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助力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